再后来,有专门的面馆了,不过生意照比四川地区差的不是一点半点,东北人的早餐还是油条豆浆包子饼豆腐脑为主。
……
大伙相互让让,开始吃饭。
张兴明站起来给姥姥姥爷倒上酒,给他们端了饭过来,然后看看弟弟,看看哥哥,都吃上了,回头看看那桌,孙爹喝的美滋滋的,孙娘也吃上了,自己才坐下来端起饭碗。
吃饭的时候一般都不太说话,由其是桌上有老人,东北在这方面规矩还是挺大的,说话也是小声凑到耳边嚓嚓几句。
员工那边也有喝酒的,而且还是女孩子,拿着小杯滋溜一口,美滋滋的。
上一世,张兴明认识一个女厨师,一顿一斤半,喝完一点也看不出来喝过。她小孩一岁多,还在吃奶,天天除了吃就是一个睡啊,有人说:“这孩子也太能睡了,这咋一睡一天的。”
然后另一个人说:“喝醉了。”是真醉了,她的奶水度数肯定比啤酒高。
她家孩子上初中就一顿一斤像喝水似的。就是有点笨笨的。
吃过了饭,服务员上来收拾盘碗,老妈就招呼着孙爹孙娘上楼,张兴明说:“还上啥楼啊,拿了东西回家唠去呗。”
老妈拍拍脑门,说:“忘了,习惯了。”
上楼拿了东西,两辆车把大伙送回新家。
下了车,每个孩子抱着自己的小包,跟着大人往里走。
进了院子弟弟还有点紧张,小孩子到了陌生的地方那种紧张,拉着老爸的手小声问:“爸这谁家啊?咱们来嘎哈?”
老爸说:“咱家呗,以后就住这了。”
小弟看了看张兴明:“二哥,我爸说的是真的不?”
张兴明说:“嗯,是咱家,以后住这,怎么样?好看不?”
弟弟看看小楼,又回头看看院门,说:“这也不像是家啊,咋还有大门呢?要是锁了出不去了咋整啊?”
那时候还没有小区的概念,居民楼都是出门就是路,没有围墙,只有公家单位才会有围墙和大门,而小孩子跑到公家单位里一般都是会挨骂的。
这时候天已经黑了,院门到楼前有几十米远,假山景石树木花草,确实不太像是住家院子。那时候就算有院子的,也是光溜的一个场院,没有弄啥景的。
张兴明跑到门卫室里,把电闸推上,一下子院子里藏在各处的灯全亮了起来,小楼前面还向上打了漫光灯,灯光下整栋小楼金碧辉煌的,院子里因为亮了起来也显得格外漂亮。
那时候的人啊,基本上都没见过这么打灯光的,大伙都很惊奇,情不自禁的四下里看起来,不时的啧啧几声。
老妈说:“哎呀,这灯弄的好看。来二宝,领大伙逛逛吧,咱也算是有花园的人了,里面都有啥?这家伙真不小,夏营天蚊子不得多呀?”
张兴明说:“还是先把东西拿上去吧,就这么抱着逛啊?灯又不关,一会儿下来逛呗,明天白天逛也行啊,又跑不了。”